皇冠网址
热门标签

川渝专家“双向奔赴”惠基层(倾听)

时间:1个月前   阅读:2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嘉(右)在重庆市巫山县神女景区开展技术指导。

图为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提供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研究员周常勇(左)在重庆市大足区指导当地农户优化种植技术。

图为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提供

核心阅读

川渝自古一家亲。签署《川渝专家资源共享协议》,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最近3年来,川渝已实现近3万名科技专家资源共享,奔赴两地基层,开展技术指导,解决难点问题,助力两地协同发展。

微风吹过果园,传来阵阵柑橘的香气。见到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熊伟的身影,果农们纷纷放下锄头围拢上来。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专家服务团”的一员,来自重庆的专家熊伟,奔赴四川眉山等地的田间地头,为当地果农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全文

这是川渝两地科技专家资源共享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川渝两地院士、各行业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后科研人员等专家积极参与服务团活动,目前已实现近3万名科技专家资源共享,其中高级职称占比90%以上,院士、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2000余名,涉及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口健康、农业等多个领域,惠及基层干部群众近6万人。

专家怎么共享

川渝协同,助力两地发展

接到四川省人社厅的电话,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赵志平放下手头的工作,坐上火车来到了重庆涪陵。

“赵教授,这种榨菜的发酵方法是我们无意中发现的。它的口感很独特,但我们都搞不懂这背后的原理。”

“赵教授,如何防止泡菜加工中的褐变?”……

赵志平赶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这处榨菜试验基地时,现场已经聚集了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争先恐后地向他提问。

“这个榨菜的酱香味很浓,我们需要分离酵母菌,发掘背后的微生物资源。可以通过添加抗坏血酸、氯化钙等抑制褐变。”赵志平一一解答着这些问题。

回到成都后,赵志平立即着手“涪陵区创建长江上游榨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酱香味青菜头榨菜产品研发”的课题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宏基因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等研究榨菜背后的微生物密码。

上一篇:菲律宾总统表态,将考虑与日本开展军事合作

下一篇:470架,创纪录订单能为印航带来什么?

网友评论